每日關注!航天員如何安全返回地球?這個減速“神器”很關鍵
- 央視新聞客戶端
- 2023-06-04 09:34:19
(資料圖)
據(jù)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,神舟十五號、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昨天(2日)進行了在軌交接儀式。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,將于明天乘坐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。
航天員從空間站返回地球,需要經(jīng)分離、穿越大氣層、著陸這幾個過程。其中,再入大氣層是比較兇險的過程,速度從每秒7.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逐漸降低到每秒幾百米。在距地面約10公里時,返回艙會打開降落傘,速度進一步下降到每秒幾米。最終,返回艙將以每秒1~2米的速度著陸。
返回艙的下降速度非??欤拿恳粋€動作都是為了減速,雖然進入大氣層后已經(jīng)從每秒幾公里的速度降低到每秒幾百米,但仍需要一件“神器”來幫它繼續(xù)減速,這就是降落傘。
返回艙的降落傘分為引導傘、減速傘和主傘。首先,返回艙大約在距地面10公里的高度自動打開傘艙蓋,拉出引導傘,引導傘的主要作用就是拉出減速傘,這時返回艙速度大約為180米每秒。減速傘工作19秒鐘后,與返回艙分離,同時拉出主傘,這時返回艙的下降速度逐漸由80米每秒減到40米每秒,然后再減至7~8米每秒。在整個過程中,為避免過載太大,減速傘和主傘并不能一下子全部打開,要先收口、再打開。
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(tǒng)副總設計師 邵立民:收口狀態(tài)就是這個傘沒充滿,但是它的面積已經(jīng)相當大了。因為這時候速度很快,直接就是最大的阻力面積的話,一方面是對航天員的過載影響很大,過載是有要求的,因為就像踩剎車一樣,還有一方面?zhèn)惚旧韽姸纫彩怯邢薜摹?/p>
為了防止主傘出現(xiàn)故障,返回艙還配有備傘。在返回艙從6公里高度向5公里下降時,如果用時少于預定時間,系統(tǒng)會判斷為主傘系統(tǒng)工作異常,從而自動啟動備份傘,保證航天員的安全。
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(tǒng)副總設計師 邵立民:我們從以往的經(jīng)驗和設計來講,主傘打開了,后邊的那些像座椅提升、著陸反推發(fā)動機,那只是進一步減小著陸的沖擊,但是對整個船的安全性和任務完成已經(jīng)是沒有影響,就是那時候應該說是已經(jīng)大局已定了。
關鍵詞:
- 每日關注!航天員如何安全返回地球?這個減2023-06-04
- 突擊檢查12家寄遞企業(yè) 確保物流渠道安全暢2023-06-04
- 青島今天多云間晴,市區(qū)最高氣溫25℃,最低2023-06-04
- 達成調解標的額1441萬元!青島“12348熱線+2023-06-04
- 警惕!“桃色”誘餌在前詐騙陷阱在后|焦點2023-06-04
- 探店“美食”,留神被網(wǎng)絡營銷“割韭菜”2023-06-04
- 根治教育消費糾紛,法院發(fā)出“靶向式”司法2023-06-04
- 西南等地雨水連連 北方下周高溫炎熱天氣發(fā)2023-06-04
- 即時:杭州亞運會綠電交易總電量達6.21億千2023-06-04
- 環(huán)球速遞!法網(wǎng):高芙2-1逆轉16歲小將 賈2023-06-04
- 天天熱消息:最美人像攝影技巧大全_對于最2023-06-04
- 搞心態(tài)有一手!蓉城門將張巖向海港看臺撫耳2023-06-04
- 國產(chǎn)榴蓮即將上市,實現(xiàn)“榴蓮自由”還遠嗎2023-06-04
- 俄羅斯多地遭攻擊!24小時內(nèi),至少107次2023-06-04
- 24歲研究生過生日,被頂上熱搜! 焦點報道2023-06-04
- 汽車盲區(qū)有多可怕?交警實測:能藏75個孩子2023-06-04
- “多巴胺”穿搭真會讓人快樂嗎?聽聽專家怎2023-06-04
- 當前速看:全球連線丨夏糧收獲一線觀察2023-06-04
- 過流保護的三種階段2023-06-04
- 全球快訊:煮雞蛋怎么拌好吃_煮雞蛋怎么去眼2023-06-04
- 環(huán)球消息!今天仍有陣雨,下周二起天晴,氣2023-06-04
- 焦點要聞:8歲男孩擺攤1小時賺584元:沒想2023-06-04
- 【世界聚看點】杭州部分小區(qū)房價跌回2017年2023-06-04
- 印度政府初步報告:列車相撞可能因信號錯誤2023-06-04
- 男子路遇“怪鳥”薄如紙片,原來竟是國家二2023-06-04
- 【捧杯時刻】巴黎舉行奪冠慶祝儀式,梅西拉2023-06-04
- 吉林市成人學歷大專專業(yè)介紹(正規(guī)報名點)2023-06-04
- 黃渤回應資助貧困女孩爭議:相信每個人都因2023-06-04
- 電影《親愛的》原型杜小華河南尋子DNA鑒定2023-06-04
- 焦點資訊:武進高新區(qū)以賽引才打造機器人“2023-06-04